2)章20 五噫出西京-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一片。开封府放出风声,未必没有逼在座者逃走的意思。曹良史道:“明焕兄言虽有理,但开封府府尹乃蔡贼私人,我等倘若束手就擒,一旦下狱,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张炳摇头道:“法者,立国之根本。揭帖之事已震动天下,今日为苟全性命而逃京,则天下人皆以为国法不可遵,此为国取乱之道。河北未定,东南又乱,人心惶恐,社稷动荡之时,更不可以堕了国法之尊严。”他对其余七人拱手道:“吾之道,乃是以法治天下,而非因人废法。诸君且自去。三司鞫谳,吾一力担之,必不容奸党将谋反之罪,强加于我等。”

  邓素也道:“圣上不过是暂且受奸臣蒙蔽,开封府虽是蔡京的私人,但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奸贼岂能一手遮天,我愿留下,与明焕一同担待此案问讯。”他与张炳乃多年的好友,但主张相左,张炳以为当依法治天下,虽圣王亦在法下,邓素则主张圣人制法,王在法上。此时张炳既然愿舍身成道,也激起邓素的好胜之心,认为这是诏狱,只要熬到三司会审,真相大白于天下,官家必定还众人一个清白,大家就此逃走的话,反而正中了奸贼的阴谋。

  众人再三相劝,这二人却无比固执。到后来,邓素干脆道:“古者赵氏门客公孙杵臼慷慨赴死,程婴忍辱偷生,都是为了忠义而已。今日我与明焕唯愿以身殉道,诸位自留待将来。”张炳亦道:“吾闻西戎有苏氏先哲,为国人所冤,弟子偷入牢狱相救夫子,苏氏坚拒之,终引颈就死而全国法。狄夷尚且如此,我堂堂中国,岂能无人一死以明国法之重。”

  见他二人态度甚是坚决,众人只得作罢。临去时,一一向张炳与邓素道别。陈东打算搭海船回福建路暂避,这时的海船都有暗格,人藏在里面不被官差发觉。陈氏在老家有偌大的产业,倘若谋反罪名落实,恐怕都要被官差查没,现在一家人能逃得性命就不错了。曹良史、卢子龙、侯雄飞、陈公举四人也是回故乡暂避的打算,这时的人乡土观念甚浓,百里之外便有陌生感了,如今陡逢大变,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回乡。

  正午时分,会仙楼的雅室内,宋安将一份通关文牒交给赵行德。说是假的,其实样式和印章与真的毫无二致,姓名则改成“赵德”二字。赵行德说了欲带李若雪一同奔夏之事,宋安亦赞许,并说这等私奔虽然有辱门风,但律法上面反而不牵涉家人。除了文牒,宋安还交给他一封晁补之的荐书。

  “元直,此信万万不可落到奸贼的手里,否则不单是你,恩师也有危险。”宋安郑重其事地告诫道。在荐书里,晁补之简要的介绍了赵行德的来历,并认为他才堪造就,有资格入学士府求学。因为晁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