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期的化学工程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时有机化学品生产还有另一支柱,即乙炔化工。于1895年建立以煤与石灰石为原料,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碳化钙)的第一个工厂,电石再经水解发生乙炔,以此为起点生产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机原料。20世纪中叶石油化工发展后,电石耗能太高,大部分原有乙炔系列产品,改由乙烯为原料进行生产。

  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受热发粘,受冷变硬。1839年美国C.固特异用硫磺及橡胶助剂加热天然橡胶,使其交联成弹性体,应用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用途甚广,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时期。1869年,美国J.W.海厄特用樟脑增塑硝酸纤维素制成赛璐珞塑料,很有使用价值。1891年H.B.夏尔多内在法国贝桑松建成第一个硝酸纤维素人造丝厂。1909年,美国L.H.贝克兰制成酚醛树脂,俗称电木粉,为第一个热固性树脂,广泛用于电器绝缘材料。

  这些萌芽产品,在品种、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上述基础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在建立起石油化工以后,都获得很大发展。

  物质提纯

  物质的提纯是指将物质中的其他杂质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的过程。解答这类题目时,必须考虑到物质的存在状态,被提纯物质与杂质之间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和联系,然后决定选用何种试剂,采用何种方法。现就物质提纯题的常见解法归纳如下:

  一、利用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例1.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解析:(溶解性差异法)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HCl气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被除去。

  例2.除去固体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杂质。

  解析:(结晶法)先将混合物在高温下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逐渐冷却,使KNO3结晶析出,再过滤便可得到KNO3晶体。

  例3.除去氢溴酸中少量的溴单质。

  解析:(萃取分液法)将混有溴的氢溴酸加到分液漏斗中,然后再加萃取剂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出下层液体,所得上层液体便为氢溴酸。

  例4.除去碘中混有的泥沙。

  解析:(升华法)加热使碘升华,然后再收集碘,便可除去泥沙。

  例5.除去某一液溶胶中混入的少量的食盐杂质。

  解析:(渗析法)把混有食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子里,把袋口扎好,把袋子系在玻璃棒上,然后把它悬挂在流动的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胶体中的、便通过半透膜溶入水中,从而使胶体得以净化。

  例6.现有A、B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已知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如何得到A、B的纯净物?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