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04 仍为负霜草-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铸造火炮火铳、钻孔锻打铁坯的工坊则安置在下游。

  在淳于铁厂匠师的指导下,汴河两边已经耸立起高高的窑炉,黑夜里火光烛天,白天喷吐着浓烟,将半个汴梁的天空染成了灰黑色。“叮叮咚咚”打铁的声音昼夜不绝于耳。附近的房舍都蒙上了一层炭灰。顺着汴河封冻的河面,各处废铜烂铁,关中的矿石,河东的石炭,本地烧制的木碳,关西棉花,河东的羊毛,高昌的白硝,一队队冰爬犁运进来,在工坊中变成火铳、火炮、铁甲、枪刺、各式火药、棉衣,又装上爬犁运到河南各地。汴河水被引入各种工坊,流出来的是夹杂残渣灰黑色废水,哪怕河面封冻,工坊照样把污水排入冰面之下。整条汴河都变得浑浊不堪,封冻的河面不再是莹白如玉带,而是肮脏乌黑如同烂泥一样的颜色。冰层下漂浮着死鱼烂虾,河道两岸弥漫着腐烂、腥臭、焦碳和硫磺的味道。

  辽军撤走后,汴梁本已成为一座空城,但留守司大量迁移百姓进城居住,已使城内的人口迅速增加。太学一百二十斋,大半毁于战火,剩下的住进了百姓,通常两人一间的斋舍,如今有的要住七八人。不光汴梁,整个河南都是如此,为防范强盗的骚扰,屯田官约束百姓修筑寨子,集中居住在一起。天色拂晓之前,百姓最远要走上一个时辰,方才到达他们耕种的田地,而日近黄昏之时,这些百姓又回到寨子里居住。用这样釜底抽薪的法子,将遍布河南的盗寇迅速平定下来之后,留守司衙门不但仍然维持了禁令,而且督促各地屯官将城寨继续加固加厚,并颁布了扩建房屋的营造法式。于是,整个河南地面,一入夜里,城内嘈杂拥挤不堪,城外犹如鬼蜮一般,在官府的保护之外。愈发没有人敢在各城池、寨子外面单独居住了。

  漕运贯通之后,曹良史同粮船队一起出发,在淮水换冰爬犁驶入汴河。他心事重重,一路上眉头都紧皱着。这一次北上,除了押运粮草外,还有观察河南局势人心的重任,沿途所见,只觉满目疮痍,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元气,进入东京城内,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也越能体会到赵行德维持河南局面的不易。尚书省、开封府、以及六部等衙署都被辽军焚毁殆尽。尚有部分皇宫殿宇残留,但却不可能作为衙署。东京留守司只能设在僧众逃散一空的佑过寺内,反正殿堂里的各类佛像要么被辽军搬走,要么被捣毁成瓦砾,东京留守司各衙门往里一搬便可署理公事。

  “安抚河南,元直功不可没。”曹良史坐下来,连茶水也没喝一口便道,“但是,朝中有人弹劾你施政与朝廷体制不符。我朝之制乃是文武殊途,层层制衡。从上往下,监司下管路,路下管州县,州县下管大小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