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9【钱塘观潮】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谨遵王总督之命!”众商贾齐呼。

  王渊作为穿越者,虽然相信无神论,却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存在。反正浙江官民都信奉妈祖,王渊也就跟着信了一回,所以把结约立誓场所定在天妃宫。

  朱元璋创立明朝,毁禁淫祀,罢黜百神,只承认十四位神明。

  这十四位神明当中,有的一年一祀,有的一年两祀。

  妈祖便是一年两祀,官方地位非常之高,这源于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明初由于大运河不通,北方军粮经常海上运输,数百万石辽东军粮遭遇风浪,万人呼号待死,大呼妈祖之名,突然间风回舟转,军粮平安抵达直沽,朱元璋于是册封妈祖为“圣妃娘娘”。

  到了明代中期,大运河沿岸,到处都是天妃宫,妈祖已经兼职运河之神。不但如此,沿海祈雨也祭妈祖,顺便还兼职雨神。

  浙江更厉害,将妈祖与碧霞元君混淆在一起。碧霞元君是泰山山神,又称泰山娘娘、送子娘娘、眼光娘娘。由此妈祖的位格再次扩大,兼着山神、送子、治疗眼疾等神职。

  王渊让这些商贾在妈祖庙立誓,多少还是有点震慑作用的。

  翌日。

  王渊率领浙江官员,带着诸多商贾,来到仁和县观潮。

  此时观潮,不需要跑去盐官,因为钱塘江还未改道。钱塘江入海口是直的,并非呈现S型,后世海宁盐官观潮点对岸,在明代中期全都是水。比如萧山国际机场的地皮,正德年间还属于大海!

  杭州海港估计还能用三五十年,每年都有大量泥沙沉淀,在钱塘江彻底改道之前几十年就不堪用了——吃水深的大型海船必然搁浅。

  到时候,必须搬去乍浦港。

  “王总制,潮水将至矣!”浙江都司李隆拿着千里镜说。

  浙江左布政使王绍笑道:“今年的钱塘潮,有王总制莅临,必为杭州又一盛世,我等不妨作诗以助兴。”

  “妙哉!”右布政使汤沐拍手附和。

  “来了,来了!”

  众官员手持千里镜,只见东方海面,水天相接之处,突然泛起一道银线,由远及近朝着岸边涌来。

  王渊也拿着千里镜,这玩意儿在北方已经不稀罕,但在浙江却非常少见。王渊带了八十副千里镜南下,如今卖得只剩下自己人使用的几副,那些海商、海盗抢着购买,官员们也舍得花钱。

  仅卖千里镜,王渊就赚了上万两银子,对海商来说属于必需品。

  潮水越来越近,后浪推着前浪,摧枯拉朽般奔涌而至。一时间惊雷掠空,犹如千军呐喊,银山滚动,雪屋崩塌,满江云水震怒。

  加盟牙行的四十六家商贾,纷纷派出弄潮儿。

  这些弄潮儿,大部分是本地的混混帮闲,也有自负勇力者纠集前往。

  岸上车马骈阗,堵塞道路,一二十里密密麻麻,到处都站满了观潮百姓。富绅豪民悬挂彩幕,才子佳人惊呼喝彩,还有无数锣鼓襄助声威。

  只见弄潮儿们手举彩旗,争相下海踏浪。面对排天海潮,有人踩着高跷,有人水中舞蹈,还有的群体演绎水百戏。

  “啊!”

  近丈高的海浪拍来,岸边响起无数惊叫声,那些弄潮儿被瞬间吞没。

  海浪退去之后,有些人站立如初,有些被卷得东倒西歪,反正一个个都在放肆大笑。

  王渊拍掌连声叫好,这种与民同乐确实舒坦,比在西域杀人屠城有意思多了。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