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朱棣:好圣孙,重用宦_盘点帝王扮演者:老戏骨们杀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

  宣德朝。

  朱瞻基端坐龙椅之,看着光幕中的评价,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是做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

  就不应该扶持宦官,让他们堂而皇之的进入朝堂,成为政治力量!

  于谦早已经宣读完圣旨归来,正候在殿下。

  “于爱卿,难道朕真的错了,朝堂之,不应该出现宦官?”

  于谦思虑片刻。

  这种事情,分明是皇帝才会考虑的事情。

  这是帝王心术的考究范围。

  陛下为何会有此一问,莫非是在看自己是否有帝王心机?

  不。

  于谦猛然回神。

  这是在考量自己是否有教导皇帝的资格!

  正是因为自己不结党,在朝堂只是一位孤臣,所以皇才会问这个问题。

  假如面对的是文官集团中人,陛下万万不会问出口。

  沉默良久,于谦终于开口道:“陛下,此事正确与否,不在臣,也不在陛下,就看后人如何评价,就看陛下如何考量了。”

  “若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此事无错,但长远来看,必然是忧患,甚至可以动摇大明国本。”

  “请陛下听臣细细道来。”

  “先说现在,自洪武朝开始,勋贵自成集团,盘踞朝堂,根深蒂固,甚至隐隐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让洪武皇帝感到处处掣肘,最后,洪武皇帝清算了勋贵集团。”

  “但治国必须要有人,所以洪武皇帝重启恩科,开始扶持朝堂的文官。”

  “可自太宗皇帝开始,文官也开始自成集团,又开始与皇权对抗,争夺利益。”

  “陛下启用宦官,本意是逐步压缩朝堂的文官势力,让他们不至于独霸朝堂,导致侵蚀皇权。”

  “短期来看,这的确是很有效的一番手段,但长远来看,却并非如此。”

  “文官取代了勋贵集团,按照如此趋势,宦官以后慢慢壮大,也会形成集团,假以时日,必然会取代文官集团。”

  “这只是因果循环,并未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是出现了问题去解决现有表象问题而已。”

  “这治标不治本。”

  说道这里,于谦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朱瞻基的表情,见朱瞻基并未动怒,才继续道:“其实宦官形成集团,也并不可怕。”

  “因宦官乃是无根之人,他们的权利来自于皇家,最后也必将归于皇家。”

  “但问题在于,正是因为宦官乃是无根之人,他们更不会在意后世人的看法,更不会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会引发多大的崩坏。”

  “此有先例可见。”

  “大秦赵高,汉末十常侍,皆是宦官出身。”

  “若皇帝贤明,能够压制宦官,则会出现大秦之盛世,但若君主昏庸,便会.......”

  于谦及时住了口。

  剩下的话已经不用他说。

  例子就在眼前,朱祁镇的‘威名’,至今都让朱瞻基感觉难以释怀。

  “所以,现在重要的不是考虑宦官干政是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