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九三章 阿拉巴归附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南大陆,经过大夏的连续多年开发,东海岸地区和南部地区基本已经形成规模。

  但毕竟那里的地方太大了,数以万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国家为主导去开发还是有些力有不逮。

  加上当前西海岸地区的拓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投入进去,急需要民间的加大投入。

  西南大陆的本地民族,很多都没有形成国家概念,都是很快就能并入到大夏之中。

  这就面临着巨量的土地亟待开发,大量人力缺口存在,是以李成以个人名义向民间发起倡议。

  优惠的政策也随之下发,免税和减半让很多百姓都看到了国家的力度。

  在倡议书发布后的两天内,大量的人员赶到沿岸的港口,登上了租赁或自建的商船,结队前往西南大陆,到了那边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进行闲置土地的开发和各项产业的登记和发放。

  中原地区的热情自然是最大的,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几万艘商船从沿海各港口起航。

  目的地就是西南大陆,这些人将会成为西南大陆开发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海外地区的人也纷纷的将目标投向西南大陆。

  基多地区,自从并入大夏之后,又加上土蕃大开发的列车,经济快速得到发展。

  如今已经成为西南大洋北岸的一颗明珠,这次也组织了数万商人前往西南大陆。

  波斯沿海地区,也是闻风而动,不过他们的底子还薄弱一些,但也有上万的百姓带着资金和技术、设备前往西南大陆。

  大西岛地区是最为热衷的,作为中南西部和西南大洋的交接点,这里的经济之繁盛,远远超过其他的地区,无数百姓自愿启程,带着资金、技术去西南大陆进行开发和建设。

  中南地区、南海地区,甚至新澳和东洲中大陆都有商人前往。

  陆间海因为地理优势,已经大规模的组织船队前往西海岸了。

  自从西洲逐渐稳定之后,就爆发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夏国、梵音,以及西洲的诸多王国和公国都搭上了快速列车。

  不过想要赶上大夏的发展,其他国家还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行。

  很多王国和公国的国王、公爵,都开始琢磨着并入到大夏之中。

  做大夏的一个富家翁,胜过在西洲当个小国的国王,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杜威的晋国经过这些年的修生养息,也基本上从当初的尴尬状态恢复过来,认识到与大夏商贸流通带来的好处,杜威在古稀之年倒是找到了新思路,准备借着大夏的顺风车发展一波。

  李成的倡议书发布之后,他就积极的响应和沟通,以皇帝的名义组织晋国商团前往西南大陆,政策不够优惠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在那边搞开发基本上不会赔本。

  周康看到之后,也组织了一小批人过去,他倒不是不想大队人马去掺和一下,主要是接手了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